AI赋能思政大课!天外马院开展“弘扬抗战精神 跨越时空对话 挺膺大国担当”教学活动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5-09-18 阅读量:20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主渠道作用,教育部开展全国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做光荣自豪中国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思政大课。9月1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校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学生,随堂观看思政大课的《大学篇:大国担当》视频,并开展AI赋能“弘扬抗战精神 跨越时空对话 挺膺大国担当”教学活动。






学院教师叶光宇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堂上,组织学生观看思政大课后,使用AI建构的“东北抗联通信兵”数字人,为大家开口讲述风雪抗战中冒险传送情报的故事,并展开“跨时空对话”,引导学生结合课程内容,铭记抗战历史,传承伟大精神,坚定使命担当。


这是学院结合“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重要时间节点,探索“数智赋能”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新尝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经过前期集体备课,从9月18日起,所有授课教师都将随堂开展以上教学活动,覆盖全校学生。


“以前觉得抗战距离自己远,课本文字描写抽象。现在数字人‘面对面’讲故事,像真的置身那个年代。”日语学院2023级学生王佳鑫课后感慨:“这种沉浸式体验带来的触动,比单纯记知识点更深刻,也让我更懂得铭记历史、挺膺担当的意义所在。”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郑海呐表示,思政课引入AI数字人技术,旨在破解教学“历史代入感不深、学习鲜活度不够”难题,让“有意义”的教学变得“有意思”,吸引学生从“被动听讲”转为“主动参与”,努力实现“知情意信行”相统一。下一步,学院还将推出更多“数智赋能”教学互动模块,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文字/通讯员 叶光宇 摄影/学生记者 李奇洋 李欣颖 内容审核/冯鹏 窦文彤 郑海呐)

(网页编辑/张明慧)